当前位置:首页 > 足球新闻 > 中乙判罚评估出炉 赣州门将冤案暴露录像短板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1日 22:42
中国足协技术委员会近日对中乙第十轮的三起争议判例作出专业解析,其中两起涉及赣州瑞狮的申诉引发业内对技术保障条件的讨论。在备受关注的武汉三镇B队与赣州瑞狮的较量中,第74分钟的"点球冤案"成为评议重点。比赛录像显示,赣州门将出击时完成有效扑救动作,未与对方41号球员产生违规接触。经五人专家组全票认定,主裁作出的点球判罚及黄牌警告均属误判。
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当值裁判团队仅配备单机位拍摄设备。这一技术限制同样影响了第84分钟赣州4号队员倒地争议的判定。由于远端机位画面无法清晰捕捉防守细节,专家组最终维持了未判犯规的原始裁决。足协技术官员向媒体透露,本赛季中乙半数场次尚未实现多角度视频采集系统的全覆盖。
另一场兰州陇原竞技与上海海港富盛经开的对决中,补时阶段的空中争抢引发不同解读。多数专家认为11号球员虽未触及对手头部,但其高抬腿动作构成危险比赛行为,应判间接任意球。该案例暴露出低级别联赛中对"危险动作"判罚尺度存在认知差异。
据悉,中乙联赛自2023赛季起试行"申诉换牌"机制,每队每赛季可对三次争议判罚提出技术复议。本次涉及的两家俱乐部均使用该权益,其中上海海港富盛经开的申诉未获支持。足协技术部负责人表示,将加快推动鹰眼系统在中乙赛场的落地,预计2024年实现关键场次的多机位录制标准。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此次争议凸显职业联赛金字塔基层赛事保障的薄弱环节。相比中超标配的8机位直播系统,中乙多数场次仍依赖基础摄录设备,这在客观上增加了裁判团队的判罚难度。随着联赛关注度提升,技术升级已成为保障竞赛公平的迫切需求。
足球录像
足球集锦
足球新闻